【周邊會議】全球衛生與抗生素抗藥性—建立抗生素效用作為全球公共衛生利益(5/23)
撰文者: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系五年級 張李得
「抗生素抗藥性(AMR)是我們在保護全球人類健康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因此我們正應該要整合全球所有議題相關者一起討論、持續的強化制度和共同應對全球的抗生素抗藥性危機!」–世界公共衛生協會聯盟(WFPHA)前任會長 Michael Moore。
在日內瓦時間5月23日,由WFPHA主辦,聚集了全球27位熟知抗生素、細菌、動物、公共衛生領域的政府、NGO及專家學者們,來進行一場一整天的工作坊、演講及多方會談。
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 為21世紀WHO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抗生素藥物作為預防及治療感染的重要角色。然而,在人類、動物及農業中過度使用和誤用抗生素;感染的預防和控制不佳;藥物品質不佳;新藥物開發不當等,都可能是這50年裡,讓傳染性疾病獲得危險性突破的原因。細菌開始對於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暴露在一或多種抗生素時仍然得以生存,因此會產生無藥可醫、無法治療的危險情形。
在今天一整天的會議中,有三階段的專家討論會、穿插七位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抗生素議題演講,甚至還有對於監控技術、診斷、青年教育宣導、研究數據、減少動物抗生素利用等,九種主題的工作坊讓與會者一同激盪想法。
而筆者參加了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代表獸醫師Dr. April Johnson帶領的工作坊就是在探討「我們該如何在維持動物福祉和食物安全的同時減少動物的抗生素利用」。全球的經濟動物都面臨一樣的問題—家禽畜牧業者的抗生素濫用。現今在40%的國家中仍在將抗生素添加在飼料中來促進動物生長,但這其實對動物的健康和福祉是沒有幫助的。抗生素應該是要經過正確的診斷後,用來預防及治療疾病,而在許多國家都有耳聞畜牧業者會自行囤積抗生素,當發現豬隻出現虛弱、流鼻水等症狀後,就自行投藥的問題,這種情形嚴重時有可能會導致抗藥性的產生。因此該如何正確的診斷、教育畜牧業者和獸醫師及落實完善的法規就變成了很重要的課題。在工作坊中,我們與來自奧地利、荷蘭、瑞士的獸醫師及澳洲的環境工作者一起探討如何減少抗生素的濫用,國際獸醫學生會的德國代表也提到,在德國有法規規範只能由獸醫師開立藥物,並落實畜牧業者的抗生素數量登記,因此現在已鮮少藥物濫用的問題。我們總結出三個解決方向:1. 加強獸醫與畜牧業者的教育 2.使用者付費增加抗生素收稅 3. 從源頭改善來減少糧食浪費。
抗生素的議題,需要多方研究,不僅是動物,人類、動物及環境都是環環相扣,因此近幾年世界醫學協會(WMA)在這幾年都有在日本、美國等地區舉辦國家級的醫學及獸醫學的雙方會議,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也致力在進行環境及農業的研究,不僅維護人類健康,也改善動物及環境的衛生安全。
有效的衛生管理對持續改善健康,以減輕抗生素抗藥性的不利影響至關重要。要維持良好透明化的政策,準確的資訊,有用的建設和有效的倡議和全球的共同努力才能鞏固好抗生素衛生安全。
由React europe組織於演講提出對於抗生素抗藥性的可能解決方法
上圖列出了2030年前防範抗生素抗藥性的進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