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會議】Every Child, Every Journey.(5/23)

撰文者: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二年級 秦郁涵

這場於洲際飯店舉行的周邊會議是由Child Health Initiative組織發起,旨在倡導孩童及青少年安全使用道路的權利,並敦促國際社會能對此議題有更多的連結及行動。一進到會場,斗大的看板便寫著顯著的標語:「每個孩童的聲音有權利被重視」,並且在會議的一開始,由來自西班牙、南非、澳洲、美國等七位兒童青少年各自敘述一段他們所面臨到因道路交通而產生的人身安全及空氣污染等問題,他們以稚嫩的聲音堅定的說出最卑微的訴求,一切都只是想要平安地去上學。

IMG_8308 2

So why are you not doing it?

全世界每三分鐘就有一名孩童死於交通意外,每年約有227,000名孩童及青少年(0-19歲)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喪命,數以百萬計的年輕族群遭遇人生驟變的意外並在餘生中飽受健康問題及身體殘疾所苦。這些由交通問題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已逐漸獲得國際社會的重視,並且列入政策執行的公約當中,例如: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3.6:在西元2020年前,全球交通事故造成傷亡的人數減少一半。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11.2:在西元2030年以前,為所有的人提供安全的、可負擔、可使用的、永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改善道路安全,尤其是擴大公共運輸,特別注意弱 勢族群、婦女、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及老年人的需求。
  • 聯合國新城市議程(New Urban Agenda)將「孩童安全、健康的上學路途」列為首要發展目標
  • 聯合國Every Woman, Every Child(EWEC)中特別指出套路交通危害及空氣污染對於女人、小孩及青少年的嚴重影響
  • 世界衛生組織Global Accelerated Action for the Health of Adolescents (AA-HA!)指引明確指出道路交通危害是造成青少年男性死亡及生病的的主要原因

然而知易行難,我們知道如何預防交通意外事故及空氣污染,也知道預防及改善的方法如速限疫苗(speed vaccine)—執行道路速限、開闢人行道、在路口設置減速帶等,也知道乾淨、環保的燃料不但能大幅改善都市空氣品質也會帶來更多益處,但紙上談兵與躬行實踐之間的鴻溝卻尚未被填補起來,大量的數據分析與政策宣言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但是實際行動卻鮮有所聞,全球健康社區的路還沒有走完!

IMG_8301兩度獲得奧運冠軍的雅買家短跑女將Shelly-Ann Fraser-Pryce曾說:「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孩童踏上他們最重要的路途—上學,但馬路上疾駛而過的車輛、不完善的交通號誌及人行通道卻屢屢置孩童於生命危險當中。要落實保護孩童的權利,首要目標便是確保他們能有安全的上、放學之路,全世界的學齡孩童所面臨到的頭號殺手便是道路交通意外,而這些可預防的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生命損害是我們無法承擔的悲痛。」

 

有鑑於此,越來越多的NGO組織結合起來,為此議題發聲,如Child Health Initiative結合研究、倡議及政府政策干預以促進孩童健康及道路交通安全之權利 ; F IA Foundation則是一個致力於促進道路安全、環境研究及改善空氣品質的英國慈善機構,旨在確保所有人能得到「安全、乾淨、合理、環保」的道路交通(mobility)以持續推動永續發展

今日親臨會場的Child health initiative全球大使是來自南非的作家兼社會運動參與者Zoleka Mandela,2010年她13歲的女兒在回家途中被撞身亡,起因是肇事駕駛使用藥物而精神恍惚,導致悲劇的發生。從悲傷中走出的同時,她也投身兒童青少年道路使用安全權利的行列,以最深刻的經驗期許不要再有下一個無辜的小生命隕落。

一百多年前的鐵達尼號事件多走一千兩百條人命,至今此交通意外的影響力仍深植人心,但現今世界上每36小時就有相當數目的兒童及青少年死於道路交通事故。並且這個「數字」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更多的是藏在水面下嚴重殘害兒童青少年健康的隱形殺手。如何改善問題,我們需要Less conversation, more action!

unfinished-journey-may2018-2

(圖片來源:Child Health Initiative)

2018年四月,聯合國成立道路安全信託基金(UN Road Safety Trust Fund),旨在國家層面厲行政策推動,其背後的主要推手是贊助一千萬美金的FIA Foundation。另外,今年九月第三屆非傳染性疾病高峰會(High Level Meeting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將會在聯合國年會(UN General Assembly)中舉辦。這些國際性的會議將討論議題發展的綱領及目標,然而真正能扭轉世界的仍有賴各地政府的推行。

筆者在今年三月至埃及旅遊時,也發現當地已經開始落實「速限疫苗」,由於當地擁有私家車輛的比例相對低,且幅員遼闊、主要交通幹道寬敞,駕駛總是疾駛而過,然而一不注意便可能在路口相撞,或是撞擊因沒有斑馬線設計而必須直接穿越馬路的當地居民。因此每隔一段距離或是抵達路口前,便設置有粗厚的減速帶,若是時速沒有降到20km/hr以下,衝過去肯定是會屁股離開椅子,頭部狠狠撞上車內天花板的!如此的「嚇阻」作用確實讓駕駛會適時地減速,不過仍然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若只是因為避免遭到減速帶的衝擊而減速,在沒有設置減速帶的路段仍常會發生交通事故,而最常見的受害者便是穿著制服在上、放學途中從各地湧出至路面的孩子,因此根除的方式仍必須建立民眾「道路速限」的觀念,而不是遇到減速帶才減速。當然也期許下次再訪埃及時,能在各路口看見交通號誌燈及清楚規劃的斑馬線、人行道。

There can be no keener revelation of a society’s soul than the way in which it treats its children. -Nelson Mandela (8 May 1995)

unfinished-journey-may2018-3

(圖片來源:Child Health Initiative)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