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會議】疾病無國界—淺談全球衛生安全綱領(5/22)
撰文者: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四年級 林會筑
從冷戰結束以後,國界開始消彌,不同國家、文化往來頻繁;在大航海時代,各國公共衛生自掃門前雪的局面逐漸消失;沖繩的的麻疹病毒會透過航空、海運,以及各式各樣不曾想過的方式出現在自家門口,因此,日本人民的健康,就是我的健康;他國的傳染病,會上升成我國的”安全”危機;這是GHS的概念。
Global Health Security Agenda (GHSA) 在2014年提出,強調維護防疫安全,不只多邊(國與國)、更要跨部門(政府公部門、企業私部門)。因此,去年台灣以”global health security needs Taiwan”為主軸,未沒有收到邀請函,向國際喊話:”台灣也是全球健康安全的重要一環,台灣的公衛危機(例如2003年的SARS),也容易升級成世界的防疫漏洞。”
本次周邊會議的主題是,為了防堵傳染性疾病入侵自家門,各國都使盡全力投入資源,但如何決定資金投入的優先順序?
Dr. Tom Freiden(President and Chief Execative Officer, Vital Strategies) 肯定Joint External Evaluation(外部聯合評估)的效用,這是個評估及審核國家防疫能力的工具,結合GHSA 11項行動方案,及IHR 8項核心能力,共19項評估議題,可有效衡量國家對於重大公共衛生威脅事件預防、偵測與緊急應變的能力。目前已有76個國家完成外部評估,其成果以紅、黃、綠標標示,雖然英國的結果顯示防疫應變能力極佳,但沒有一個國家完全準備好。Tom表示,透過JEE,可以讓政府自行檢視,甚麼已經完成了;而要讓更多的燈變成綠色,我們需要一起努力,專注在資源上,不只是人力,還有經濟與技術,各國在擬定執行計畫時,要排出改進的優先順序。
第二位講者是Mr. Peter Sands(Executive Director, 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global fund是在2001年成立,同樣都是世界衛生經費的資助機構,global fund比起世界銀行多了更多的彈性,在具投票權的20位理事會中,包含開發中國家代表、基金會與私營部門代表。
他提出兩件觀點:
一、疾病並不會因為我們變有錢、或是國家高度發展而離我們而去。
二、儘管因為科技發展,我們罹病後的死亡率更低,更容易控制疾病本身,但人們對於疾病流行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其實更脆弱,因為國家之間的往來頻繁,就算在疾病沒有發生的國家,經濟也會受到影響,原因是疾病在世界的流行引起了人民的恐慌。傳染性疾病每年造成五兆美金經濟損失(例如,SARS的時候香港損失68%遊客),他將健康從普世人權的觀點拉出,用經濟的觀點來檢視。
反過來想,開發中國家,也不能再用”我們要拚經濟、我們拚完經濟才能理健康”來當成理由,因為投資健康、就是投資經濟“Invest in Health ”。
Ms. Loyce Pace (President & Executive Director, Global Health Council ):透過JEE雖然我們知道哪裏不足,但我沒有能力把他補足。在盧安達,您是怎麼決定公衛投資的優先順序的?
盧安達衛生部長Dr. Diane Gashumba:盧安達最近剛完成了Joint External Evaluation(外部聯合評估),我想透過JEE以及透過傾聽人民的聲音,我們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以及檢視我們擁有甚麼工具去改善公衛情況。
Loyce:我們有這麼多的、這麼廣的目標(包括SDG3、UHC、GPW13、GHSA),我們要怎麼一一實現?
Rüdiger Krech, Director(Health Systems and Innovation, Office of the Assistant Director-General, WHO):只要你的國家的健康體系很薄弱,就很容易受到傳染性疾病侵擾。而我想,達成這些目標要靠政策,但真正實行的人是醫療人員。
給大家一個例子,在獅子山共和國中,有個小村落,其中有16萬人口,但只有3間醫院、19間診所,而這些大部分不具功能。因此醫療服務是由外部機構所提供,我之所以提這個地方,是因為他是ebola最一開始爆發的地方。
前線的醫療工作者,是他們在轉送、他們在治療、他們在追蹤,我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維持GHS的人。
Loyce:你覺得我們還缺少了甚麼? 我們一直在談治療,我認為你的專業,研究開發(R&D) 也是重要的一環。
Ms. Catharina Boehme(Chief Executive Officer, Foundation for Innovative New Diagnostics):是的,以黃熱病為例,2017的爆發,有很大的一部分應該歸咎於診斷人員或診斷能力的缺乏。因此我認為”診斷”是維持GHS很重要的一環,在ebola的兩次流行,我們也有了很大的進展,第一次在2014年我們花了3個月,這一次變快了許多。正如peter所說,如果提早反應,我們每年可以省下數兆的金額。
註:The Foundation for Innovative New Diagnostics(簡稱FIND),在2003年,受比爾蓋茲基金會贊助成立,致力於研發新的診斷測試方式、這些新的診斷方式被預期可以提早探測出新的疾病案例、以及簡化疾病的進程,是一種控制疾病的手段。